最近,李先生在广西遇到了一个令他感到困惑和担心的问题:他的成都地铁账户显示他乘坐了地铁并被扣费,然而他早已回到了广西. 这引起了他对刷脸支付存在的漏洞和潜在风险的担忧. 李先生于7月13日向党报热线962211反映了此事,成都地铁回复称可能是因为机器识别错误将别人当成了他。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信息,党报热线记者展开了调查. 李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他在成都开通了刷脸乘车功能,以便在成都乘坐地铁更加便捷. 但他已经在去年回到了广西,今年3月他又来了一次成都。自那以后,客服管理系统他一直收到成都地铁发送的行程提示短信,但他并没有在意.
然而,7月11日,成都地铁客服突然给他打电话,称他有一笔10元的扣费只显示了起点站,没有显示终点站. 李先生对此感到困惑,于是按照客服的提示重新下载了成都地铁APP,结果发现了3条7月份的乘车及扣款记录. 李先生表示,这段时间自己人一直在广西,根本没有在成都,更不可能乘坐成都地铁。
在与地铁客服人员的沟通中,李先生询问了问题的原因. 客服回复称可能是在别人刷脸乘车进出站时,机器识别出错,将其当作了李先生,客服管理系统才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客服人员表示会先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并在处理结果出来后再向李先生反馈.
李先生提供的成都地铁APP截图显示,从7月5日到7月6日,共有三笔订单记录. 第一笔订单是从华西坝到省体育馆,费用为1.8元;第二笔是从锦江宾馆到华西坝,费用也是1.8元。而第三笔订单只显示了起点为倪家桥,没有显示终点,费用为10元,这也是成都地铁客服打电话给他的原因,让他在APP上填写终点以完成该订单.
李先生询问客服人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客服人员建议先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并在处理结果出来后再与他联系。然而,李先生告诉记者,自从与地铁客服通话结束后,至今还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退款只是小事,关键是刷脸支付存在漏洞,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李先生表示。
记者也向成都地铁服务热线反映了这个问题. 客服人员表示,对于这种非本人行程,需要先将截图发送到成都地铁APP的智能客服,并点击转人工进行核实. 当事人也可以在成都地铁APP上更新刷脸信息或直接关闭该功能。记者在成都地铁APP上尝试了刷脸乘车,发现检测面部特征的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将脸部对准检测框即可,不需要做出其他动作。
虽然刷脸支付在方便和快捷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安全风险. 此次李先生遭遇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刷脸支付漏洞的担忧. 成都地铁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乘客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地铁人脸识别】地铁人脸识别技术, 你敢刷吗?
最近,成都地铁一项颇有创新性的举措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乘客只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完成地铁乘车支付. 这一新技术在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
地铁人脸识别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呢?据了解,成都地铁已经在部分线路上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 乘客只需要在购票或进出站口时,站在人脸识别仪前,仪器会自动识别乘客的面部特征,并将其与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识别成功,乘客的地铁费用将会被自动扣除.
地铁人脸识别技术的推出确实为乘客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乘客只需要将脸对准识别仪即可完成支付,不再需要排队购票或使用手机刷码. 这对于那些只是偶尔乘坐地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然而,地铁人脸识别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担忧。首先,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一直备受质疑. 尽管成都地铁方面表示他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但仍然有人担心自己的面部特征可能会被泄露或滥用.
其次,客服管理系统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也受到了质疑。虽然这项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识别出乘客的面部特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识别率. 如果系统误将别人当作自己,乘客的地铁费用可能会被错误地扣除,给乘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些担忧和争议,成都地铁方面表示他们会继续改进和优化人脸识别技术,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他们也欢迎乘客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服务。
总的来说,地铁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支付方式,无疑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然而,我们也应该对于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持警惕,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